永康丧事风俗有哪些?永康丧事风俗介绍

发布时间:2024-07-26 12:55:50 文章分类:丧事服务 阅读人数:

[导读]:  永康地区的丧事风俗丰富多样,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,也融合了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。那么,永康丧事风俗有哪些?永康丧事服务中心从送终与移尸,再到报丧与守孝,浴尸与入殓,出殡与安葬,做七与祭祀以及其他风俗等六个方面,来为大家介绍永康的丧事风俗,以下便是详细的介绍内容:
  永康地区的丧事风俗丰富多样,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,也融合了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。那么,永康丧事风俗有哪些?永康丧事服务中心从送终与移尸,再到报丧与守孝,浴尸与入殓,出殡与安葬,做七与祭祀以及其他风俗等六个方面,来为大家介绍永康的丧事风俗,以下便是详细的介绍内容:

永康丧事风俗有哪些

  一、送终与移尸

  1、送终:

  在病人垂危之际,儿孙辈会守于床前,目睹其去世,这一过程称为“送终”。

  2、移尸:

  送终毕,把尸体移于门板置于地,头脚方向与生前睡的方向相反,与堂屋阁栅相同。此时会点“脚后灯”,以破碗盛菜油浸以灯芯草而成,头垫七块瓦片,面盖草纸,双手捏拳放置胸前。

  二、报丧与守孝

  1、报丧:

  死者咽气后,族人会自动前来帮忙,并派人向诸亲友报丧。报丧者不论天晴天雨,都带一把雨伞,到目的地时将伞倒倚门外墙上,先不启口,直到吃罢点心,才告知噩耗,此谓“报死不空口”。

  2、守孝:

  亲人会穿孝服,以白线杂麻缠于颈,日夜守灵。孝堂设亡灵牌位,树招魂丧幡。

  三、浴尸与入殓

  1、浴尸:

  死者进棺前须“买水”浴尸。亲人穿白色孝衣、孝鞋,头缠白布,由长子撑破雨伞,擎香、端碗或提水桶结队而行,到溪边或井旁取水,以归后取水撒于死者全身,含水喷于死者脸部,称“浴尸”。

  2、入殓:

  也称“落材”或“进棺”。棺材多为木质,有的地区还有石棺和水泥棺。亲人放殉葬品盖寿被后,利市人即钉棺盖。接着,“材脚”(抬运棺材者)鸣锣奔跑出外,说是驱“魂”。

  四、出殡与安葬

  1、出殡:

  俗称“出丧”,是丧葬仪式中最为隆重的一环。出丧前夕,亲眷齐集,举行祭奠仪礼。出殡时辰一到,材脚抬柩而行,鸣放爆竹。亲友云集而来,主家分发“头白”香火,开始送殡。送丧时,行香提篮前行,篮内放红色头线若干,小块毛纸及香烛爆竹若干,行香者边走边扔毛线,俗谓“分路纸”,意标出路道,让亡者沿此到达墓地。

  2、安葬:

  棺材抬到墓地后,敲锣放爆竹。入棺前,孝子要丢七粒石子在穴底,亲人相继“拜坟堂”。入定后,送丧者互拉其手围坟转三圈,叫“团坟”,并插香坟边。然后去掉头白素衣,分发红头绳挂于胸前,相继而归。材脚筑墓毕,把用鸡血染成之米遍洒四周,意为死者划定管辖地域。

  五、做七与祭祀

  1、做七:

  也称“拜七”、“烧七”。丧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奠祭或家祭,直到“六七”大祭。俗有“头七慌慌,二七忙忙,三七见阎王,四、五、六七转还乡”之说。祭礼由出嫁之女儿备送,未祭之前,设祭之人不得进娘家。

  2、其他祭祀:

  除了“做七”外,还有百日、周年、二周年、三周年等重要的祭祀日。三周年的祭祀尤为重要,请客收礼,体面操办。

  六、其他风俗

  在永康地区,丧事的办理通常由直系亲属共同负责,包括儿子、女儿等。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必须是女儿办还是女婿办,更多是基于家庭传统、习俗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协商来决定。

  在具体的丧事过程中,还可能会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习俗和仪式,如请道士或和尚念经超度亡灵、在坟前竖坟面石、大书“钟灵毓秀”之类额款等。总的来说,永康地区的丧事风俗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尊重,同时也融合了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的精髓。

免责声明: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,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、排版、编辑,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 对于本站原创文章,未经该站站长授权,禁止任何单位,个人,媒体复制,转载,如有侵权者,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标题:永康丧事风俗有哪些?永康丧事风俗介绍   地址:http://www.sixzv.com/sangshifuwu/1783.html

相关文章

客户评论

友链申请
微信:dh182679652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