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华丧葬风俗有哪些?金华丧葬风俗介绍

发布时间:2024-07-22 10:08:45 文章分类:丧葬服务 阅读人数:

[导读]:  金华丧葬风俗有哪些?金华的丧葬风俗丰富多样,既有传统的土葬习俗,也有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形成的现代丧葬礼仪。金华丧葬服务中心,从金华传统土葬习俗,再到金华现代丧葬礼仪以及金华传统忌日与祭祖习俗等三个方面,来为大家介绍金华丧葬风俗,以下便是详细的介绍内容:
  金华丧葬风俗有哪些?金华的丧葬风俗丰富多样,既有传统的土葬习俗,也有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形成的现代丧葬礼仪。金华丧葬服务中心,从金华传统土葬习俗,再到金华现代丧葬礼仪以及金华传统忌日与祭祖习俗等三个方面,来为大家介绍金华丧葬风俗,以下便是详细的介绍内容:

金华丧葬风俗有哪些

  一、金华传统土葬习俗

  1、送终:

  病人垂危之际,儿孙辈守于床前,目睹其去世,称为“送终”。

  2、死后处理:

  (1)、给死者嘴巴塞一口米饭或用红纸包一块银元放入其口中。

  (2)、亲人戴孝,以白线杂麻缠于颈。

  (3)、给亡者穿寿衣(洁净衣服,有的在咽气前穿好)。

  (4)、烧草纸“送盘钱”。

  3、移尸:

  把尸体移于门板置于地,头脚方向与生前睡的方向相反,与堂屋阁栅相同。点“脚后灯”,头垫七块瓦片,面盖草纸,双手捏拳放置胸前。

  4、灵堂布置:

  用篾簟隔成两半,后面停尸,前面设灵桌,有的在篾簟挂亡者遗像,供进香拜吊,请老年妇女为死者念经,把念过经的纸“钱”烧化。

  5、报丧:

  死者咽气后,派人向诸亲友报丧。报丧者不论天晴天雨,都带一把雨伞,到目的地时将伞倒倚门外墙上,先不启口,直到吃罢点心,才告知噩耗,此谓“报死不空口”。

  6、浴尸:

  死者进棺前须“买水”浴尸。由至亲行之,穿白色孝衣、孝鞋,头缠白布,到溪边或井旁取水,利市人取水撒于死者全身,含水喷于死者脸部,称“浴尸”。

  7、入殓:

  也称“落材”、“进棺”。棺材多为木质,一般为生前备好或病时为“冲喜”而制。亲人放殉葬品盖寿被后,利市人即钉棺盖。

  8、守孝:

  堂盖棺后移棺至宗族祠堂或公用厅堂立孝堂,设亡灵牌位树招魂丧幡,亲人日夜守灵。

  9、出殡:

  俗称“出丧”,在丧葬仪式中最为隆重。出丧前夕,亲眷齐集,举行祭奠仪礼。出殡时辰一到,材脚抬柩而行,鸣放爆竹。亲友云集而来,送殡队伍中,女儿媳妇唱哭丧歌,儿子、女婿手扶棺材而行。

  10、入穴:

  棺材抬到墓地,敲锣放爆竹。入棺时,孝子要丢七粒石子在穴底,亲人相继“拜坟堂”,入定,送丧者互拉其手围坟转三圈,叫“团坟”,并插香坟边。

  11、后续仪式:

  包括“开丧”、“送火种”、“做七”等,这些仪式旨在超度亡灵,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。

  二、金华现代丧葬礼仪

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殡葬改革的推进,金华的丧葬礼仪也逐渐向现代化、生态化方向发展。火葬的推行使得土葬习俗中的一些环节得到了简化或改变。例如,火化后,逝者的骨灰及碎骨被装入布袋,再放入骨灰盒中,然后进行安葬或寄存。同时,金华市还加强了殡葬服务的监管和管理,推动生态安葬理念的普及和实践。

  三、金华传统忌日与祭祖习俗

  金华地区还有丰富的传统忌日和祭祖习俗,如除夕、开年祭祖、元宵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元节、重阳节、寒衣节、冬至等,这些节日或日子都是人们祭祖扫墓、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。在这些日子里,人们会前往墓地或祠堂,献上祭品、焚烧纸钱、祭拜先人,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。

  综上所述,金华的丧葬风俗既保留了传统的土葬习俗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和仪式,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殡葬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。这些丧葬风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,也反映了金华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。

免责声明: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,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、排版、编辑,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 对于本站原创文章,未经该站站长授权,禁止任何单位,个人,媒体复制,转载,如有侵权者,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标题:金华丧葬风俗有哪些?金华丧葬风俗介绍   地址:http://www.sixzv.com/sangzangfuwu/1750.html

相关文章

客户评论

友链申请
微信:dh18267965275